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2种不同组成(2LiNH2-1.1 MgH2和Mg(NH2)2-2.2LiH)的Li-Mg-N-H储氢材料系统储氢性能,通过P-C-T曲线以及脱氢反应动力学的测定,发现这2种组成的样品脱氢产物均为Li2Mg(NH)2,其在200℃以上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可逆储氢量可达4.6%(质量分数)以上;2种组成的系统不同仅在于前者多余MgH2而后者多余LiH,其对系统脱氢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如焓变、熵变以及自由能改变不大,但多余MgH2的样品较多余LiH的样品,系统脱氢反应的动力学较快,具有较低的活化能.
推荐文章
MgNH改性Li-Mg-N-H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
氢储存
金属氢化物
金属氨基化物
气固反应
热力学
La-Mg-Ni系储氢合金储氢性能研究
快淬法
La-Mg-Ni系储氢合金
储氢性能
Mg-16.5Y-13Zn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
镁合金
储氢
压力成分温度测试(PCT)
显微组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成对Li-Mg-N-H系统储氢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i-Mg-N-H系统 P-C-T曲线 脱氢反应动力学 储氢性能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3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士刚 105 724 15.0 22.0
2 张洪波 56 255 8.0 14.0
3 鲁捷 81 255 7.0 14.0
4 张轲 21 180 4.0 13.0
5 秦董礼 2 3 1.0 1.0
6 赵晓宇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i-Mg-N-H系统
P-C-T曲线
脱氢反应动力学
储氢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月刊
1002-185X
61-1154/TG
大16开
西安市51号信箱
52-17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9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838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