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无抽搐电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1组(S1组)、舒芬太尼2组(S2组)和舒芬太尼3组(S3组),每组25例。 S1~3组患者分别给予0.1,0.2,0.3μg? kg-1舒芬太尼10 mL,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靶控输注异丙酚,设置初始靶质量浓度为3.0μg? mL-1,以质量浓度0.5μg? mL-1增加。待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注射1.0 mg? kg-1琥珀胆碱,进行面罩控制呼吸后开始无抽搐电休克。记录患者麻醉前(T1)、停止靶控输注即刻(T2)、无抽搐电休克后即刻(T3)以及意识恢复时(T4)的生命体征、临床疗效、抽搐能量指数、抽搐持续时间、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无抽搐电休克中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抽搐能量指数和抽搐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S2组的辅助通气时间延长,S3组的辅助通气时间及苏醒时间延长,S1~3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增加(P<0.05)。与S1组比较,S3组的辅助通气时间及苏醒时间延长,临床总有效率增加( P<0.05)。与S2组比较, S3组的辅助通气时间延长( P<0.05)。伴随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提高,肌痛和头痛发生率降低。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无抽搐电休克,舒芬太尼以0.2μg? kg-1为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抽搐电休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异丙酚 无抽搐电休克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11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1.2|R364.14
字数 2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5.1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长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45 229 9.0 12.0
2 郝雪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3 100 5.0 10.0
3 郭琼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24 120 6.0 10.0
4 田长征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0 3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舒芬太尼
异丙酚
无抽搐电休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