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3年6月和2012年7月在珠江口内伶仃洋所获取的悬浮物浓度及地形地貌资料,结合历史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最大浑浊带近30年以来洪季期间空间及形态上的长期发展与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自1978年以来,内伶仃洋海域最大浑浊带洪季表现出南段整体向南移且向东南扩进,而北段相对位置变化不大,浑浊带由呈NE-SW向延伸的连续状逐渐演变成多个独立的分布区。研究认为区域西岸河道不断延伸、岸线整体向东南逼进及局部径潮比增大是造成最大浑浊带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珠江口洪季最大浑浊带的大小潮变化与机制分析
珠江口
最大浑浊带
大小潮变化
泥沙输运
侧向环流
机制分析
珠江口内伶仃洋水下地形地貌特征
水下地形地貌
内伶仃洋
珠江口
珠江口伶仃洋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利用对海岸线等变迁的响应
中华白海豚
核心栖息地
海岸线
核密度估计
保护
珠江口伶仃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30年珠江口内伶仃洋洪季最大浑浊带的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珠江水运 学科
关键词 内伶仃洋 最大浑浊带 洪季 变化特征
年,卷(期) 2015,(1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Academic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2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江平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3 7 2.0 2.0
2 刘文涛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6 2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伶仃洋
最大浑浊带
洪季
变化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珠江水运
半月刊
1672-8912
44-1376/U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中路263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800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