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井渠结合区的水分均衡特点,以质量守恒原理和四水转化理论为依据,建立水均衡模型。并用正反分析法反演出两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入渗补给系数α、衰减系数ε和渠灌区与井灌区之间的特征长度Lc ,并验证了水均衡模型的可行性。和动力学模型相比,该模型可高效地分析预测大区域井渠结合区渠灌区和井灌区的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对确定井渠结合区的井渠灌区面积比、节水、防治土壤盐碱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非饱和带裂隙岩体渗流的特点和概念模型
裂隙岩体
非饱和
渗流
概念模型
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流动参数确定实验研究
非饱和带
水-气二相流
参数确定
实验研究
非饱和带岩性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非饱和带
平均粒径
空间变异性
协克立格法
非饱和带冻结期土壤温度变化试验研究
非饱和带
温度变化特征
室内模拟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井渠结合区饱和-非饱和带水均衡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井渠结合 土壤水补给入渗系数 潜水蒸发 水均衡模型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灌区建设与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93
字数 6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健 38 312 9.0 16.0
2 潘敏 1 2 1.0 1.0
3 伍靖伟 1 2 1.0 1.0
4 杨金忠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渠结合
土壤水补给入渗系数
潜水蒸发
水均衡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月刊
1007-2284
42-1419/TV
大16开
武汉大学二区
38-49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90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