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要是你在伦敦逛街时手机没电了,不如试试电话亭吧——不是打电话,而是给手机充电!在人手一部甚至几部手机的时代,电话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伦敦标志性的红色电话亭,在投入使用了30年后,面临这种尴尬的处境。将已经废弃的8000座电话亭全部拆掉,显然是种极大的浪费。两位22岁的年轻创业者,为它们找到了新的生存意义。
推荐文章
伦敦,花枝招展的电话亭
电话亭
伦敦
通讯网络
文化标志
英国人
北京联通试点电话亭变“手机”
公用电话亭
手机号码
联通
北京
新业务
再利用
电话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话亭也有第二春
来源期刊 学习之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话亭 生存意义 手机 打电话 标志性 创业者 伦敦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4
页数 1页 分类号 TS951.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话亭
生存意义
手机
打电话
标志性
创业者
伦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之友
月刊
1671-4474
44-1057/D
汕头市华山路18号三楼
出版文献量(篇)
83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