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局部与全身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在此类患者中是局部还是全身触发凝血系统障碍机制.方法 本研究收集自2010年9月~2013年6月入住笔者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组,同期ICU住院的无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予以颈内静脉置管收集脑静脉血液,同时采集股动脉血标本,分别于入院时、第1天、第2天、第3天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1+2(F1+2)、D2聚体、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结果 实验组中TAT、F1+2、D2聚体、PAI-1在研究各阶段均较参考值显著升高(P<0.01).在入院时实验组中TAT、F1+2、PAI-1有明显的经颅梯度变化(P<0.05).结论 重型脑损伤后可能通过受损的脑组织血液部位激活凝血系统.
推荐文章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脑性盐耗综合征
尿崩症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颅脑损伤
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凝血 纤溶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11
字数 2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48X.2015.03.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年斌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
凝血
纤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