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我国青藏高原东缘小流域堰塞湖系统调查与分析,选择金沙江一级支流巧家县的海子沟、岷江一级支流茂县的宗渠沟和岷江二级支流理县的古城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小流域堰塞湖对山洪泥石流的调控模式研究. 研究得出,小流域堰塞湖调节作用下山洪泥石流的相互转换模式主要有3类:① 淤积与再侵蚀产生泥石流模式;② 淤积与清水出流模式;③ 侵蚀规模放大模式. 基于小流域堰塞湖对山洪泥石流调控特征分析,揭示不同特征的小流域堰塞湖成灾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推荐文章
西藏定日朋曲流域达仓沟冰湖溃决泥石流特征
达仓沟
溃决泥石流
冰湖
冰川
遥感解译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堰塞湖演化规律
泥石流
堰塞湖
泥沙淤积率
河床结构
四川绵竹“8·13”山洪泥石流灾害调查
“8·13”山洪泥石流灾害
非工程防治措施
山洪预警系统
灾害调查
四川绵竹
娃娃沟流域泥石流活动与植被关系探讨
娃娃沟
泥石流特征
植被特征
遥感数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流域堰塞湖对山洪泥石流的调控模式探讨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山洪泥石流 调控模式 成灾风险 堰塞湖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
字数 3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5.1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宁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4 782 17.0 24.0
2 胡桂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1 77 5.0 7.0
3 王元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 17 3.0 4.0
4 齐宪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 3 1.0 1.0
8 苏立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洪泥石流
调控模式
成灾风险
堰塞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