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广藿香和藿香的鉴别方法和合理应用进行研究,为澄清药源,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基源、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显微特征、饮片特征等五个方面,及采用GC‐M S测定两者挥发油成分,比较广藿香和藿香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总结两者的临床应用。结果:广藿香和藿香基源不同,在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显微鉴别、饮片特征、性味归经等方面大为相似,但是仍有不同;两者挥发油成分组成相差较大。结论:临床使用广藿香和藿香应注意区分,各以其名分别药用,不可混淆或统称“藿香”而用。
推荐文章
‘石牌’广藿香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及纯化
‘石牌’广藿香
原生质体分离
叶肉原生质体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广藿香酮
衍生物
抗菌药物
广藿香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机制的研究
广藿香酮
金黄色葡萄球菌
转录组分析
抗菌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藿香与藿香的区别要点及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广藿香 藿香 中药鉴定 唇形科 合理应用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5-90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2.5
字数 3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7.0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旭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藿香
藿香
中药鉴定
唇形科
合理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