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不和证,首先,助脾胃所宜,通其气机为要,使脾升胃降,互相交通.辛味之药助脾气升以润胃,苦味之品助胃气降而燥湿醒脾.辛开苦降,脾胃沟通,互惠互利.其次,采用抑其强、扶其弱的原则,使脾胃之体,强弱均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动者制其旺,静者助其动.胃阳热有余,热者寒之,予寒清以制热.脾气虚弱,甘入中土,予甘以补脾之体,健脾之气.温以助阳,助脾以动,运化水谷.最后,顺其所喜,甘寒养阴以润胃体防燥,苦温燥化以助脾防湿困.
推荐文章
辛开苦降法与临床脾胃病证治特点辨析
辛开苦降法
脾胃病
证治特点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证治研究进展
辛开苦降法
脾胃病
综述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脾胃病
辛开苦降
治法研究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脾胃病/中医病机
辛开苦降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不和证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脾胃不和证 半夏泻心汤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0-1632
页数 分类号 R25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5.11.5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爱成 48 368 11.0 16.0
2 李柏 20 159 7.0 12.0
3 田同儒 7 4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辛开苦降法
脾胃不和证
半夏泻心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