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铁离子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可视分析法.方法 通过一步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稳定、分散的聚多巴胺包被的银纳米粒子(AgNPs),基于铁离子氧化AgNPs使其浓度降低,导致体系吸收信号发生变化,同时溶液颜色也发生相应改变,建立本方法.结果 线性范围为50 μmol/L~500 μrnol/L,检出限为20 μmol/L.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铁离子可视化传感分析体系,能够高选择性的与三价铁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并在黄棕色至淡黄色范围可以实现可视化分析,该化学传感器对铁离子的吸收光谱检测范围约在400 nm处,位于可见光范围内,因此对铁离子的检测可以通过简单的肉眼观察识别.该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高,其他常见的共存金属离子不干扰,可潜在应用于实际生活环境中三价铁离子的快速测定.
推荐文章
负载纳米银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EVA
纳米银
复合发泡材料
原位还原
抗菌性能
原位还原制备滤纸载纳米银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催化特性
纳米粒子
滤纸
纤维素
还原
催化
纳米银/环氧树脂复合物的电阻和击穿特性研究
纳米复合物
纳米银
环氧树脂
库伦阻塞效应
电阻特性
交流击穿场强
威布尔分布
基于RuO2/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巴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多巴胺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材料的铁离子可视化传感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多巴胺 银纳米粒子 铁离子 紫外-可见光谱 可视分析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测定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7-1909,1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0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书明 12 0 0.0 0.0
2 刘柳 4 10 1.0 3.0
3 张秀芝 6 0 0.0 0.0
4 李琳 5 2 1.0 1.0
5 王慧彬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多巴胺
银纳米粒子
铁离子
紫外-可见光谱
可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