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细胞死亡一直以来被简单分为凋亡和坏死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坏死被公认为是组织细胞受到损害因素下发生的被动、不可逆、非调控性的死亡过程。然而最新的研究证实,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坏死仍可受到调控并具有被逆转的可能,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被称为程序性坏死。程序性坏死途径参与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等生理学进程,尤其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创伤、感染、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作为细胞凋亡和坏死之间相互转换的关键性分子,在介导神经细胞损伤的程序性坏死、NF-κB 通路激活以及诱发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生成等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RIP3的分子功能及其与神经疾病的关系进展予以综述。
推荐文章
农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农药
相互作用类型
相互作用机制
相互作用影响因子
萃取分离体系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萃取
分离
界面
分子间相互作用
研究方法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肿瘤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障碍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人类免疫缺损病毒
HIV
蛋白酶抑制剂
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
药效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分子功能及其在神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程序性坏死 神经疾病
年,卷(期) 2015,(1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20-36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5.19.0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程序性坏死
神经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0785
11-9147/R
16开
北京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617室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08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