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总结了国内外在衍射极限储存环(DLSR)物理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了在合理的周长范围内实现超低束流发射度,DLSR线性束流光学设计普遍采用紧凑型多二极铁消色散结构.在非线性动力学优化中,通常采用相移控制技术、解析和数值优化技术减小由色品六极铁导致的强非线性效应.DLSR束流接受度较小,主要考虑脉冲多极铁偏轴注入和快速冲击磁铁在轴注入两种注入方案.束流集体效应(尤其是束流内部散射和托歇克散射效应)随发射度降低而增强,需要采用柬长拉伸、横向反馈等方法提高DLSR中束流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平面超透镜的远场超衍射极限聚焦和成像研究进展
平面超透镜
衍射光学
微纳结构
超分辨
散射介质超衍射极限技术研究进展
散射介质
超衍射极限
时间反演
光学相位共轭
显微成像
物理肥料研究进展
物理肥料
声肥
光肥
电肥
改性瓜环研究进展
瓜环
合成
主客体相互作用
超分子自组装
分子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衍射极限储存环物理设计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衍射极限储存环 物理设计 注入方案 束流集体效应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加速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L593
字数 5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4/HPLPB201527.0451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84 1017 15.0 29.0
2 秦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5 32 3.0 5.0
3 焦毅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6 10 2.0 3.0
4 王九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5 39 3.0 5.0
5 陈森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1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衍射极限储存环
物理设计
注入方案
束流集体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