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 PICC 置管异位的相关因素及纠正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脑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168例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置管异位的例数和异位部位,分析不同异位部位的原因和纠正方法。结果168例 PICC 置管患者中有25例置管异位,占总例数的14.88%,异位部位有颈内静脉(44.00%)、锁骨下静脉(16.00%)、右心房(16.00%)、腋静脉(12.00%)、胸部静脉(8.00%)和1例面静脉异位(4.00%)。针对不同异位部位分别采取不同的纠正方式,并予胸片检查复位情况,均复位成功。结论PICC 置管异位是难以避免的,通过针对不同部位的异位予相应的纠正方法可提高复位成功率。
推荐文章
改良复位法在纠正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
改良复位
PICC
颈内静脉异位
超声引导
复位成功率
复位次数
复位时间
脉冲式冲管
改良PICC置管体位预防导管异位的临床研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改良体位
PICC置管术后患肢疼痛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患肢疼痛
功能训练
胸部外科术后PICC置管致相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胸部外科
手术并发症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ICC 置管异位的相关因素及纠正方法
来源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异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3.6
字数 3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5.02.1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冷金华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脑外科 3 14 2.0 3.0
2 廖志云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脑外科 3 14 2.0 3.0
3 钟晓红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脑外科 4 5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异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医学研究
旬刊
1004-437X
41-1180/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学府广场一期2号楼-1001
36-1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2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