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thick-ness,IMT)及斑块测定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56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由4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组成。24 h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并计算昼夜平均动脉压。结果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测定结果显示,10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56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44例患者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试验组患者的24 h、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这3个时期的血压水平差异明显,对照组患者3个时期的血压变化幅度较小;试验组的血压变异性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失调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可将患者长期血压昼夜节律失常和血压持续升高作为判定是否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病
24h动态血压监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压变异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肌重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老年
高血压
脉压
心肌重构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观察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脉压和脉压指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脉压
脉压指数
高血压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和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期刊 基层医学论坛 学科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动态血压 临床意义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13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涛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动态血压
临床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层医学论坛
旬刊
1672-1721
14-1314/R
大16开
山西省运城五四一总院《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22-3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9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082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