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和减量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政策导向。还田秸秆能够发生天然腐殖化,逐步完成溶解性有机质(DOM )的生成和转化过程。现阶段,针对黄土地区环境因子对秸秆腐殖化调控作用的研究较少,从荧光光谱角度分析腐殖化组分与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也有待完善。以荧光光谱法为切入点,探讨温度和铅离子对秸秆腐殖化DOM三维荧光光谱峰位和峰强的影响,借助修正型Stern‐Volmer方程推算Pb(Ⅱ)‐DOM的配位参数,辅以Van’t Hoff方程揭示结合过程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腐殖化温度没有引起DOM荧光峰位的明显偏移,三维荧光光谱中没有发现新荧光峰的出现或已有荧光峰的消失,荧光峰强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铅离子浓度的增加导致DOM主要荧光峰强下降,这是铅离子对DOM组分的荧光猝灭作用。经修正型Stern‐Volmer方程计算可知:铅离子对可见光区类富里酸组分的配位能力最强,较大的配位荧光基团比例 f值暗示DOM中较多的活性基团与铅离子发生配位作用,猝灭机理以静态猝灭为主。配位过程自发、吸热,反应体系分子组成的复杂性和无序度较低。三维荧光光谱能够有效揭示温度和铅离子对秸秆腐殖化DOM性质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物理和数学分离研究溶解性有机质组成
溶解性有机质
荧光光谱
分子排阻色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三峡水库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
三峡水库
溶解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特性
滨海湿地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
空间分布
三维荧光特性
高铁酸钾处理环境水中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
三维荧光
高铁酸钾
溶解性有机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和铅离子对秸秆腐殖化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的干扰效应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秸秆腐殖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Stern-Volmer方程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7-31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57.3|X712
字数 4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5)11-3117-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颖超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37 463 8.0 21.0
2 范春辉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0 195 7.0 11.0
3 王家宏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6 377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腐殖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Stern-Volmer方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