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滤棒成型的不规则性,导致了新型激光测径仪测量滤棒直径时传感器会产生入射角差异,这就会带来测量误差.如何消除激光测径仪测量误差,得到与滤棒真实直径最相近的测量值便是关键.方法 使用最优直径估计方法获得了最优的测量组合角度,然后通过求不同组合角度的平均值进行估计,以减小入射角差异带来的误差.结果通过最优直径估计法,在滤棒15°~165°间选取每间隔45°的4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滤棒的测量估计值,此值与滤棒真实直径的差值满足测量精度(±0.01 mm)要求.有效减小了入射角差异带来的误差,也是最优的测量角分布数值.结论 最优直径估计法能指导合理选取测量角的分布,并且能有效减小激光测径仪入射角差异带来的测量误差.
推荐文章
JCJ-ⅡT二维激光测径仪
激光
测径
二维
CPLD
用于激光扫描测径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DSP
CPLD
激光扫描
测径
数据采集
紫外荧光测硫仪测量结果校准不确定度评估
紫外荧光测硫仪
不确定度
示值误差
重复性
移动测树激光扫描仪车载机构及车主参数确定
树木测量
激光扫描仪
车栽机构
机动车
主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滤棒激光测径仪测量角的确定
来源期刊 包装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滤棒成型不规则性 激光测径仪 入射角差异 测量误差 最优直径估计法
年,卷(期) 2015,(2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1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48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邦贵 59 137 6.0 10.0
2 韩刚 4 20 2.0 4.0
3 杨智皓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8)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滤棒成型不规则性
激光测径仪
入射角差异
测量误差
最优直径估计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包装工程
半月刊
1001-3563
50-1094/TB
大16开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3号
78-3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69
总下载数(次)
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