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较高的导热介质,广泛应用于各个传热领域。鉴于纳米颗粒导热系数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纳米流体。为了研究混合纳米流体颗粒间相互作用机理和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基础上,利用多尺度技术推导了纳米流体流场和温度场的格子Boltzmann方程,通过耦合流动和温度场的演化方程,建立了Cu/Al2 O3水混合纳米流体的格子Boltzmann模型,研究了混合纳米流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纳米颗粒在腔体内的分布。发现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中,布朗力远远大于其他作用力,温差驱动力和布朗力对纳米颗粒的分布影响最大。分析了纳米颗粒组分、瑞利数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对比了混合纳米流体(Cu/Al2 O3-水)与单一金属颗粒纳米流体(Al2 O3-水)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发现混合纳米流体具有更强的换热特性。
推荐文章
倾斜多孔介质方腔内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纳米流体
自然对流
非均匀温度分布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三角腔内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纳米流体
自然对流
努塞尔数
数值模拟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倾斜方腔自然对流模拟
自然对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数值模拟
倾斜角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矩形腔内纳米流体Raleigh-Benard对流*
纳米流体
Raleigh-Benard
多相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腔内Cu/Al2O3水混合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混合纳米流体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格子Boltzmann模型 自然对流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03-1-24703-9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4.0247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玉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53 326 11.0 15.0
2 李意民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74 358 10.0 16.0
3 何光艳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11 25 3.0 4.0
4 齐聪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8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纳米流体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格子Boltzmann模型
自然对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