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类比法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点和相似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上,从而推论出它们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应用类比法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通过联想,把异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对象)对比寻常的、熟悉的事物(类比对象),然后再依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类似或相似的关系,进行推论.很显然类比的思维过程并非论证,其结论的正确与否,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物理学史上,类比被誉为科学活动中的“伟大的引路人”,在很多关键时刻,科学家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科学假说,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如法拉第了解到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后,就很自然地进行了逆向思考和对称类比推理,通过探索、研究、实验,终于发现磁场中获得电流的方法,使电磁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德布罗意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类比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后来被大量实验所证实.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不同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很多相似性,其中包括数学表达式的相似性、物理模型的相似性,物理规律性质的相似性等等,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类比法进行知识迁移,发现和探索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利用已知系统的物理规律去寻找未知系统的物理规律,就可以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形成.运用类比不但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意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积极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会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类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学物理:高中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类比法 应用 引导学生 物理规律 知识迁移 类比推理 波粒二象性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1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宇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中物理教学
类比法
应用
引导学生
物理规律
知识迁移
类比推理
波粒二象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物理
半月刊
1008-4134
23-1189/O4
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14-179 14-10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3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