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抗 ENA 抗体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美国 GenBio 公司生产的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斑点法)和广州万孚公司生产 ENA 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433例样本中的抗 ENA 抗体,结果采用 McNemar检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1)成组χ2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有相关性(P =0.000);(2)McNemar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之间有差异(P =0.000);(3)Kappa 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但一致性程度一般(Kappa=0.664,P =0.000)。结论:在临床检测抗 ENA 抗体时,对于弱阳性结果、不典型的结果最好用另一种方法来检测,再结合其它指标来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地发出检验报告。
推荐文章
联用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肺结核
抗结核杆菌抗体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鉴别诊断
诊断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抗 ENA 抗体检测方法的结果观察
来源期刊 数理医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可提取性核抗原 免疫斑点法 免疫印迹法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统计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69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61
字数 15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37.2015.05.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晓华 4 20 2.0 4.0
2 杨春菊 3 2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提取性核抗原
免疫斑点法
免疫印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数理医药学杂志
月刊
1004-4337
42-1303/R
大16开
武汉大学医学院
38-17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93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