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能量投影CT(dual-energy scanned projection CT,dSPCT)能谱参数诊断不同颈部淋巴结疾病的作用,为临床判断颈部淋巴结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经活检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10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dSPCT扫描,比较良性病变(benign lesion group,BL)组、恶性病变(malignant lesion group,ML)组及不同病变组间碘基物质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of lesion,IC-L)、水基物质浓度(water concentration of lesion,WC-L)、能谱曲线斜率(slope of spectral Hu curve,s-SHC)的差异.结果 BL、ML组IC-L值分别为[19.88(14.68~26.16) mg/cm3]、[15.68(11.80~19.52)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5);BL、ML组WC-L值分别为[1029.35(1026.09~1033.06)mg/cm3]、[1034.29(1028.58~ 1038.51)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00,P<0.05);BL、ML组s-SHC值分别为2.24(1.97~3.56)、2.16(1.59~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12,P>0.05),不同病变[淋巴结炎(lymphadenitides,LA)、反应性淋巴结增生(reactive lympbaden hyperplasia,RLH),淋巴结结核(lymph node tuberculosis,TB)、淋巴瘤(lymphoma),淋巴结转移癌(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间IC-L、s-S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LH、TB、Lymphoma、LNM组WC-L值分别为[1028.20(1022.42~1033.25) mg/cm3]、[1030.95(994.31~1034.08)mg/cm3]、[1026.54(1025.86~1033.66)mg/cm3]、[1034.06(1031.11~1041.55)mg/em3]、[1034.56(1027.42~1038.19)mg/cm3],不同组间WC-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48,P<0.05),验后检验两两比较表明LA与Lymphoma、LA与L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淋巴结病变能谱参数值有一定差异,对判定颈部不同淋巴结病变有一定作用.
推荐文章
能谱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
恶性
肿大
超声检查
UE联合CEUS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病理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及特点的价值
诊断价值
超声
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能谱参数诊断不同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来源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淋巴结病变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5-20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814.42|R551.2
字数 3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科 47 626 13.0 24.0
2 罗德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科 27 211 8.0 13.0
3 林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科 22 234 9.0 14.0
4 杨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科 4 51 4.0 4.0
5 赵燕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科 16 231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淋巴结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月刊
1006-9011
37-142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四纬九路37号
24-13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03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