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云南红豆杉新采收种子形态观察、透水性测定、种子大小以及所带胚乳多少对离体胚萌发率的影响等试验,探讨云南红豆杉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机理.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种子呈倒卵形和三棱形;胚酒瓶形,白色;胚乳淡黄色,油质.种子千粒重为72.934g;种皮、种仁和种胚分别占种子鲜重的50.56%、40.45%和8.99%;胚与种子的体积比(E:S)为0.074.胚的体积为0.156-1.012mm3,种子为51.658-109.649mm3,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r=0.810).完整种子的吸水率明显低于破裂种皮、酸蚀40min和酸蚀20min的种子,但差异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缩小;种子含水量饱和时,完整种子、破皮种子与酸蚀种子的吸水率无显著差异(前者为23.7%,后两者约28.0%).不同大小种子离体胚的萌发率差异显著(P<0.05),特大、大、中、小和特小种子的离体胚的萌发率为80%、77.8%、67.5%、62.0%和44.0%.胚乳抑制离体胚的萌发,不带胚乳离体胚的萌发率为41.3%,显著高于带胚乳的萌发率(P<0.05),带部分胚乳的胚为9.7%-13.3%,带全胚乳的胚为0.同时离体胚培养过程中所用种胚的新鲜程度也严重影响胚的萌发率.云南红豆杉种子休眠属于中度生理休眠类型,种子中的抑制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和胚乳中抑制物质含量的多少对胚萌发率的影响是以后云南红豆杉休眠研究的重点.
推荐文章
云南红豆杉人工林萌枝特性
云南红豆杉
人工林
萌枝
树高
地径
枝叶空间分布格局
南方红豆杉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研究
森林培育学
南方红豆杉
胚培养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不定芽
云南红豆杉生态习性研究
红豆杉
生态特性
云南
云南红豆杉与曼地亚红豆杉的扦插对比试验
云南红豆杉与曼地亚红豆杉
基质
激素
氯仿
对比
生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红豆杉新采收种子的形态与离体胚的萌发特性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形态学 离体胚培养 种子萌发 休眠类型
年,卷(期) 2015,(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1-822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60811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帅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30 529 11.0 22.0
2 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57 1253 17.0 33.0
3 刘万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34 579 12.0 23.0
4 郎学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13 184 10.0 13.0
5 卞方圆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1)
共引文献  (35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南红豆杉
形态学
离体胚培养
种子萌发
休眠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