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徽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独特的原创性有利于增强文化的凝聚力,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正性,然而清末及民国以来徽墨传承历经坎坷,期间虽有短暂复兴,但在现代化的浪潮面前终究显得赢弱.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使徽墨萌发了新的生机,人们认识到保护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实为增加我国文化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现阶段,徽墨的传承与保护又遭遇后继无人、原料匮乏等新问题,希望本文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推荐文章
试论思南花灯的传承与保护
思南花灯
传承与保护
策略
莆田木雕传承与保护研究
剑川木雕
传承与保护
策略探究
民间刺绣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民间文化
传承
苏州刺绣
传统文化元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论徽墨的传承与保护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学科
关键词 徽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民间美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7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海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7 3 1.0 1.0
2 张培峰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徽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7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