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纳米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开拓了医学的新领域,为治疗很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在乳腺癌治疗的研究中,发现纳米载体能很好地携带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并能稳定释放药物。纳米材料在乳腺癌治疗方面有很好的靶向作用。在被动靶向方面,纳米载体能利用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提高增强渗透滞留效应,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进而提高抗乳腺癌效果;在主动靶向方面,乳腺癌分子靶向及磁性纳米微粒介导的靶向可提高乳腺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摄入。此外,纳米载体利用靶向效应部分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利用沉默相关耐药基因达到加强逆转的效果的作用。对于乳腺癌转移方面,纳米药物载体可以降低乳腺癌转移的风险,提高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效果,对乳腺癌相关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纳米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推荐文章
合成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
合成磁共振成像
弛豫时间
质子密度
分子亚型
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研究进展
晚期乳腺癌
维持治疗
纳米技术在药学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纳米技术
药学
纳米粒
纳米中药
针灸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癌
针灸疗法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技术在乳腺癌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纳米技术 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载药系统 逆转耐药 骨转移
年,卷(期) 2015,(1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04-31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0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5.1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 25 162 7.0 11.0
2 周晓倩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 7 21 3.0 3.0
3 郑淼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 7 24 3.0 4.0
4 金慧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 6 16 3.0 3.0
5 李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 6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技术
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载药系统
逆转耐药
骨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0785
11-9147/R
16开
北京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617室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0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6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