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ArcGIS为平台,以望谟河流域内不同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在地形上的分异特点,以及造成望谟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结果表明,流域海拔高差大,山高谷深,平坡和险坡较少,大部分属陡急坡,坡向以阴坡和阳坡为主,平地少,地表径流的冲刷能力较强,水土流失强度大.研究区内各种植被类型的面积大小排序: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水田>灌木林>旱地>经果林>草地,阔叶林是研究区的主要植被,占流域总面积的45.64%,混交林占流域总面积的14.29%,针叶林占流域总面积的13.57%;其次是水田、灌木林和旱地,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7.61%、6.95%和5.12%;草地和经果林在研究区内分布很少,只有1.12%和3.24%.各种植被在各高程梯度、各坡度梯度以及各坡向上均有分布,只是分布的面积大小不一样,其中有56.89%的水田和74.87%旱地分布在坡度>15°以上的区域.该区域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最佳区域,人为的陡坡开荒破坏了土壤的稳定性,使陡急坡地段的土壤变得松弛,容易被坡面径流冲刷带走,加剧了水土流失.
推荐文章
2008—2018年伊犁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异特征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时空分异
伊犁河流域
黑河流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其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蒸散
水分利用效率
CASA模型
黑河流域
沁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特征
植被覆盖度
时空分异
地形分布指数
重心迁移
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类型及保护利用对策
湿地植被类型
生态环境
保护
利用
滹沱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望谟河流域植被类型的地形分异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望谟河流域 植被类型 地形因子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48,2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81.3
字数 4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波 贵州大学林学院 6 22 3.0 4.0
2 成星霖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5 2.0 2.0
3 袁竟富 1 2 1.0 1.0
4 潘佑静 贵州大学林学院 4 8 2.0 2.0
5 韩文君 贵州大学林学院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8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望谟河流域
植被类型
地形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