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伊立替康是治疗结直肠癌、妇科肿瘤等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迟发性腹泻作为主要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较多的机制为:伊立替康活性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是导致迟发性腹泻的关键,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UGT1A1)可使SN-38失活,是决定肠内SN-38浓度的重要指标.目前迟发性腹泻标准治疗仍以洛哌丁胺为主,辅以生长抑素等,羧酸酯酶抑制剂等新药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预防方面还没有标准方案,中西医研究成果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机制和治疗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治疗 预防
年,卷(期) 2015,(3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5.3
字数 3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雷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消化内科 12 80 5.0 8.0
2 廖洪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消化内科 11 67 5.0 8.0
3 徐克强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消化内科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4)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治疗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报
旬刊
1673-7210
11-5539/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80-37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77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2229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