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就诊于该院的Caprini模型评分≥3分的37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监测其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分为预防抗凝组与非预防抗凝组,预防抗凝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 000 IU/d,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①腺癌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鳞癌患者缩短(P=0.005),纤维蛋白原(FIB)增多(P=0.018);淋巴结转移患者DD升高(P=0.042);分期较晚的患者较分期较早的患者APTT缩短(P =0.042),FIB增多(P =0.023).②预防性抗凝治疗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01),APTT延长(P =0.007),FIB减少(P=0.003).③预防抗凝组、非预防抗凝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3.47%和9.76%(P =0.020).④预防抗凝组中位OS较非预防抗凝组延长(P=0.016),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分期、是否转移最终进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P=0.003和P=0.002),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5).⑤预防性抗凝治疗组应用LMWH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住院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如无抗凝禁忌应常规给予LMWH预防性抗凝治疗.
推荐文章
妇科肿瘤患者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现况特点及合理性分析
妇科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抗凝药物
合理用药
恶性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的药物防治进展
静脉血栓
恶性肿瘤
抗凝治疗
预防性护理对胸部恶性肿瘤术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下肢静脉血栓
恶性肿瘤
预防性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高凝状态 肝素/低分子量 预后 静脉血栓栓塞
年,卷(期) 2015,(2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0.5
字数 3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达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101 643 12.0 19.0
2 董倩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30 157 7.0 10.0
3 张增叶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 23 113 6.0 9.0
4 李颖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28 154 7.0 11.0
5 崔彦芝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18 101 5.0 9.0
6 郑飞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4 7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8)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肿瘤
高凝状态
肝素/低分子量
预后
静脉血栓栓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