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图像表现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行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79例,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乳腺内部回声、导管扩张情况;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管走行、血流分级;检查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结果本研究79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71例为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9例、浸润性小叶癌18例、导管内癌9例、小叶原位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89.87%。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48例,占67.61%;未见淋巴结转移23例,占32.39%。其余3例经手术确诊为急性乳腺炎所导致的炎性包块,另外5例为乳腺增生结节。乳腺癌肿块形态多不规则,呈“锯齿样”或“蟹足样”改变,且边界模糊,呈毛刺样改变。符合上述表现者54例,占76.06%。纵横比>1者46例,占64.79%;≤1者25例,占35.21%。肿块内部多见强回声,可不均匀,并伴有钙化或者囊性改变。符合上述表现者57例,占80.28%。肿块后方回声多呈衰减表现。符合上述表现者42例,占59.15%。肿块内部血流异常者较多,表现为血管细小狭窄,走行弯曲紊乱,且常伴有静脉癌栓,静脉回流受阻,血流阻力(R I)增加。血流分级0~Ⅰ级者10例,占14.08%;Ⅱ~Ⅲ级者61例,占85.92%。结论超声作为诊断乳腺癌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肿块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常规筛查的手段之一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
触诊
乳腺肿瘤
淋巴结
PET/CT联合VEGF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PET/C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MS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在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 转移 超声 诊断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7
字数 2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185.2015.06.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美佳 6 25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淋巴结
转移
超声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月刊
1672-7185
21-1502/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8-22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5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