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揭示天然次生林经过长期农业利用后土壤微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异,采集了海南省天然次生林土壤以及由天然次生林经农业开垦转变而成的香蕉、桉树和橡胶林区表层土壤样品,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群落水平生理特征(CLPP)分析等方法探究天然次生林经农业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次生林土壤总磷脂脂肪酸显著高于经农业利用的土壤,分别是香蕉和橡胶林土壤的3倍和2倍.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及由PLFA、DGGE和CLPP分析获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显示出天然次生林高于农业利用的土壤.天然次生林土壤与农业利用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分异.另外,天然次生林土壤pH值、有机碳、总氮、总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高于经农业利用的土壤.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值、有机碳和速效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经农业利用后,由于种植单一树种和农业管理措施可能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下降,导致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负面影响.
推荐文章
中国亚热带典型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影响因素
天然次生林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功能
冗余分析
方差分解
引进种桉树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桉树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PLFA
BIOLOG
长白山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对氮沉降的响应
氮沉降
长白山天然次生林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改变碳输入对沂蒙山区典型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功能
凋落物
根系
天然次生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业利用对海南省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香蕉 桉树 橡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年,卷(期) 2015,(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83-699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101925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蕉
桉树
橡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