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直以来,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在我国学界颇受争议.对于最初规定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合同法》第51条,学者们对其颇有微词,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出台和实施,使无权处分问题又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论述了无权处分行为在几种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不同内涵.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采取的是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无权处分行为包括债权合同,以及针对该合同的履行行为两方面.需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物权才能发生变动.而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也即是否能产生物权上的效力.
推荐文章
无权处分租赁合同的效力
无权处分
租赁合同
效力
论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认定
物权变动模式
善意取得
合同相对性
处分
影响物权变动的因素及其对物权变动模式的影响
物权变动
物权变动模式
法律行为
公示
论船舶物权变动登记之公信力
船舶物权
登记
公信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
来源期刊 楚天法治 学科
关键词 无权处分 物权变动模式 债权意思主义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法治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振南 云南大学法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权处分
物权变动模式
债权意思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楚天法治
旬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34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6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