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应用较广的8个诊断相关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s)体系(APR-DRGs、AR-DRGs、MS-DRGs、APS-DRGs、TW-DRGs、G-DRGs、GHM、HRG),以探讨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预测效率更高的、保健与临床意义更清晰的妇婴专科DRGs体系过程中可汲取的国际经验以及建模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评议的方法.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Web of Science、Internet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结果:各国的妇婴专科DRGs分组差异加大,主要差异为分组逻辑和并发症与合并症再分组方法.在研究的DRGs系统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或紊乱组(MDC13):AR-DRGs的DRGs分组最少,共计22个DRGs,GHM的分组最多,共计94个GHMs.妊娠、分娩和产褥期(MDC14)组:DRGs分组最少为MS-DRGs,共计15个DRGs,最多为APR-DRGs,共计48个DRGs.新生儿(MDC15)组:ADRGs和DRGs最少的都为MS-DRGs,共计6个ADRGs和7个DRGs,最多的都是APR-DRGs,共计28个ADRGs和112个DRGs.结论:中国的妇婴专科DRGs研究与应用应借鉴国际经验,应重点关注妇婴专科特色、分组数据标准和质量、全面的DRGs研究与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