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斜疝术后线结反应(SR)临床特征及其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行经脐二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20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086例患儿中发生SR 13例,发病率为0.62%(13/2086),其中76.92%(10/13)患儿有过敏史。(2)术后间隔时间3~24个月,82.35%(14/17)的SR在术后3~6个月。(3)线结环直径1~7 mm,中位数4 mm;70.59%(12/17)线结环位于皮下浅层,平均线结环直径(3.0±1.0)mm;29.41%(5/17)线结环位于皮下深部组织,平均线结环直径(5.4±0.8)mm。(4)拔除线结后形成瘢痕,但无腹股沟斜疝复发。结论不可吸收线或丝线结扎疝囊术后3~6个月可发生SR,降低微创美容效果,可能与缝线材质和(或)宿主体质有关。
推荐文章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500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
斜疝
结扎术
并发症
治疗结果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00例
微创外科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
单一部位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小儿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小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腔镜下小儿斜疝术后线结反应特征及病因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疝,腹股沟 缝合技术 儿童 手术后期间
年,卷(期) 2015,(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5-24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腔镜检查
疝,腹股沟
缝合技术
儿童
手术后期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40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