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5例合并高血压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分为静脉泵注丙泊酚+泵注瑞芬太尼组(A组)、吸入七氟烷+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组(B组)和吸入七氟烷+静脉泵注丙泊酚+泵注瑞芬太尼组(C组),记录患者插管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及拔除气管导管时(T4)各时间点的有创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术后拔管时间和患者清醒时间;观察并记录整个麻醉期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和次数。结果3组患者在T0和T1时SBP、DBP、HR及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T3、T4时两组患者SBP、DBP及H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存在一定差异,其中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3种麻醉维持方法均可顺利完成手术,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使合并高血压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更平稳,使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更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比较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脑动脉瘤栓塞术 高血压
年,卷(期) 2015,(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3-219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亚丽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32 98 6.0 8.0
2 张中军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22 107 7.0 8.0
3 邓武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3 11 2.0 3.0
4 刘喜成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8 34 4.0 5.0
5 张秋丽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身麻醉
脑动脉瘤栓塞术
高血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