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自塑形导丝在经鼻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需经鼻插管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60例,男女不限,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质量45~80 kg ,排除困难气道。随机分为4组(n=40),辅用自塑形导丝组(Z1,Z2组)和辅用插管钳组(C1、C2组)。Z1、C1组为熟练气管插管的医师,但第一次学习辅用自塑形导丝和插管钳在经鼻插管中的应用;C2、Z2组为已学会辅用自塑形导丝和插管钳在经鼻插管中的应用医师。麻醉方法:咪达唑仑0.1 mg/kg ,舒芬太尼0.5μg/kg ,依托咪酯0.3 mg/kg ,罗库溴铵0.9 mg/kg。待TOF值为零时,开始气管插管。气管导管顺利通过鼻后孔后,使用喉镜暴露声门,Z组使用自塑形导丝辅助导管进入声门,C组使用插管钳辅助导管进入声门。观察插管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从暴露声门到导管置入的时间,套囊被损坏的情况,插管时并发症,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结果4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从暴露声门到导管置入的时间,Z1与C1组相比及Z2和C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和Z2组相比及 C1和C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组无套囊损坏现象;4组患者插管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塑形导丝在经鼻插管中是可行的,简单易学,不损伤套囊。
推荐文章
双导丝插管术在ERCP胆管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
双导丝插管术
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急诊处理
气道管理
经鼻气管插管
经口气管插管
急救效果
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
意外拔管
导管阻塞
神经外科
新型"双耳挂式"鼻氧管在神经外科给氧技术中的应用
'双耳挂式'鼻氧管
神经外科
给氧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塑形导丝在神经外科患者经鼻插管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鼻气管插管 直视喉镜 插管钳 塑形导丝
年,卷(期) 2015,(21) 所属期刊栏目 医疗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1.05
字数 2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铁立 223 877 13.0 19.0
2 刘贺 4 5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鼻气管插管
直视喉镜
插管钳
塑形导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