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角向偏振无衍射光束在自由空间和障碍物空间中的传输特性。理论上模拟了角向偏振无衍射光束在自由空间以及障碍物空间传播过程中的光强分布与偏振态变化情况。实验中利用高斯光束先通过偏振转换仪,再入射到轴棱锥上产生角向偏振无衍射光束。进而研究其在空间中的传输情况,并通过分析其经过扇形障碍物后光强分布变化情况讨论障碍物对偏振态的影响和光束的自重建特性。结果表明:障碍物遮挡区域光强沿z轴方向逐渐恢复,且阴影区域沿障碍物所在位置的相反方向移动;光束的偏振态局部发生变化,该变化与障碍物所在位置有关。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
推荐文章
角向偏振螺旋贝塞尔光束的传输特性
Collins公式
角向偏振光束
螺旋贝塞尔光束
偏振态
角向偏振螺旋贝塞尔光束的传输特性
Collins公式
角向偏振光束
螺旋贝塞尔光束
偏振态
角向偏振光束大数值孔径透镜聚焦的偏振开关现象
双环角向
偏振光束
高数值孔径
偏振开关
Richards-Wolf衍射积分
部分相干平顶光束经光阑衍射的偏振特性
部分相干平顶光束
偏振特性
相干-偏振矩阵
正多边形光阑
光阑衍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角向偏振无衍射光束的传输特性及其偏振态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角向偏振 无衍射光束 偏振态 自重建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64201-1-064201-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3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4.064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蒲继雄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 143 546 12.0 18.0
2 张磊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 36 317 10.0 17.0
3 陈子阳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 51 189 7.0 12.0
4 刘绩林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向偏振
无衍射光束
偏振态
自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