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30~39岁体检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3667例30~39岁健康体检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的绝对危险和相对危险进行评估和相关分析。结果30~39岁体检者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的绝对危险均值为(0.76±1.23)%,其中绝对危险≥5%30例(0.9%);30~39岁体检者ICVD相关危险因素(收缩压≥140 mm Hg、体质指数≥24kg/m2、总胆固醇≥5.2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吸烟)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0年ICVD发病的绝对危险≥5%的人群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均高于发病绝对危险<5%的人群,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组10年ICVD发病相对危险在平均水平倍数≤1和>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10年ICVD发病相对危险在理想水平倍数≤1和>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已成为评估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重要工具。10年ICVD发病的绝对危险在公共卫生领域有重要指导意义,而相对危险对个体的临床综合干预更具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