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土壤碳氮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阐明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氮特征的综合影响,可为农田地力培育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该研究借助在吉林公主岭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选择休闲处理与增施有机肥条件下的玉米连作、玉米-大豆轮作、大豆连作等处理,系统评价了种植模式对土壤不同形态碳氮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经过21 a的增施有机肥,玉米连作、玉米-大豆轮作、大豆连作3个处理的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氮比休闲处理分别提高23.5%~46.8%、4.9%~64.3%和35.4%~121.9%,其中以玉米连作处理最高(P<0.05);有机碳与全氮、有效氮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表明较高的有机碳会促进氮素有效性。玉米连作处理的耕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比玉米-大豆轮作和大豆连作处理高23.1%和41.4%,而土壤微生物量氮则分别高37.8%和135.3%,差异显著(P<0.05)。玉米连作处理下耕层>2000μm、≥250~2000μm、≥53~250μm 以及<53μm 的土壤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均为最高(P<0.05)。此外,玉米连作处理的高活性有机碳组分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其化学活性指数也显著(P<0.05)高于玉米-大豆轮作处理,表明玉米连作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上述研究表明,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长期玉米连作可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促进土壤氮素有效性,但应配合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以降低有机碳分解风险。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方式下贵州玄参种植土壤碳氮磷特征
种植方式
土壤养分
玄参
贵州
农田不同种植模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小麦/玉米轮作
蔬菜
种植模式
土壤理化性状
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变化特征
黑土
旱田改稻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δ13C自然丰度值
δ15N自然丰度值
温室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壤线虫
种植模式
温室
群落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北黑土区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特征评价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轮作 有机碳 氮素 连作 有机肥 东北黑土区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3.6
字数 7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5.06.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卫建 75 1986 27.0 39.0
2 郭金瑞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所 27 397 10.0 19.0
4 彭畅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34 620 13.0 24.0
5 朱平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48 790 16.0 27.0
6 高洪军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6 356 12.0 18.0
9 彭宪现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所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6)
共引文献  (33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68)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8(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6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轮作
有机碳
氮素
连作
有机肥
东北黑土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