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灌溉方式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24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溉处理及行株距为30 cm×10 cm(D1)、30 cm×12 cm(D2)和30 cm×14 cm(D3)3种密度水平,分析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灌溉方式下,对干物质积累、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整体作用效果表现为 W2>W3>W1,其中 W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实际产量较W3和W1处理增幅分别为5.05%和27.89%;W2处理有效的控制了无效分蘖,明显提高成穗率,降低植株高度和倒3、4节间长度,但叶片生长速度慢于W3处理。各密度水平下,对抽穗后生物产量、茎鞘干物质运转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的作用效果均以D2处理最佳;而D3处理的叶片生长快于D2和D1处理,并伴有增叶出现。灌溉方式与密度交互作用下,各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叶龄值、茎蘖数、成穗率、抽穗期粒叶比、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转运和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W2D1)效果最佳,与其它处理相比,实现了5.0~8.5%产量增幅,该处理组合的增产途径是粒叶比高,叶面积指数高,光合物质积累多,形成高质量群体;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强,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合理,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最终籽粒产量高。综合分析表明,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模式合模式更适合在目前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中应用。
推荐文章
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寒地水稻
密度
产量
光合物质
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灌溉方式
寒地水稻
产量
干物质积累
灌浆特性
播种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毯苗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水稻
印刷播种
毯苗机插
栽插密度
生育期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灌溉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灌溉 光合 密度 寒地水稻 产量 物质生产特性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9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5.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春梅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49 454 12.0 20.0
2 李明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87 1222 18.0 32.0
3 郑殿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150 1522 21.0 29.0
4 赵黎明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58 413 12.0 19.0
6 那永光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58 324 10.0 16.0
7 解保胜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48 254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8)
共引文献  (963)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594)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7)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5)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1)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85)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9(114)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20(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灌溉
光合
密度
寒地水稻
产量
物质生产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