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隔夜自来水金属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掌握隔夜自来水中金属指标变化特征,评估隔夜自来水水质的卫生状况,指导居民健康饮水.方法 对居民自来水隔夜潴留水进行采集,在打开龙头放水0、10s和5 min 3个时间点采水样,进行铁、锌等14种金属元素检测,检测结果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直接接取(0 s)的隔夜自来水不合格率为69.23%,Zn、Fe、Pb、Ni 4种元素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放水10s的隔夜自来水不合格率为19.23%;放水5 min的隔夜自来水不合格率为7.69%.运用Friedman检验对各元素进行分析(取α=0.05),显示Cr Cu Zn Pb Ni Cd 6种元素3个时间点水样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x2=14.769,P<0.01,Cu x2=25.154,P<0.01,Znx2=36.077,P<0.01,Pb x2=18.583,P<0.01,Nix2=29.255,P<0.01,Cdx2=15.469,P<0.01),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续对这6种元素用Wilcoxon法做两两比较(取校正α’=0.017).结果显示,Zn的3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Cd的0 s~5 min组有统计学差异;Cr、Cu、Pb、Ni的0~10 s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差异主要出现在0 s~5 min、10 s~5 min时间点的比较.结论 水龙头和住户室内管道均可对隔夜水水质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多种金属元素浓度升高,而水龙头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使水质卫生状况急剧下降,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随着打开龙头放水时间的增加,水质卫生情况随之好转,放水至10s时,水质合格率与主管网水质无统计学差异,但个别元素浓度仍超出国家标准或水平较高,建议居民不要饮用最初的10s隔夜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