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肝病高胆红素血症的中医治疗,应依据其传变规律,分期施治、兼顾传变.虽然湿、热、瘀、虚贯穿此病的发展始终,治疗法则是清利湿热,活血解毒,但分期辨治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应有偏重.早期邪毒最重,则清热利湿解毒之力应强,中期中焦虚损,毒邪渐消,则清热利湿解毒药物常规用量即可,但健运脾胃渗湿药物用量宜大,晚期湿热残留,正虚瘀阻,清热利湿药物可少予甚至不予,但必须强调益脾养肝,活血散毒,故益气健脾药物用量宜大.
推荐文章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辨治浅析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辨证论治
医案
清洁灌肠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清洁灌肠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效果
新生儿
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茵栀黄注射液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蓝光照射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酶
肌钙蛋白I
QT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辨治肝病高胆红素血症体会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病 高胆红素血症 湿热瘀毒期 脾虚湿热期 湿热残留期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肝病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2663
页数 分类号 R259.7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5.11.11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占杰 87 379 10.0 15.0
2 李日向 30 180 8.0 12.0
3 魏海梁 71 207 9.0 11.0
4 席奇 23 98 6.0 9.0
5 刘亚珠 24 101 6.0 9.0
6 李京涛 83 283 9.0 13.0
7 宋春荣 27 114 6.0 10.0
8 南然 12 6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病
高胆红素血症
湿热瘀毒期
脾虚湿热期
湿热残留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