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对比了经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在水的体积不同臭氧预氧化条件相同时的COD去除效果.实验用水体积分别为0.4L,3L,4L,5L,12 L,在流量相同、臭氧氧化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臭氧预氧化实验,对比了不同氧化时间和最佳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以12L水为例,采用六组平行O3-SBR联用装置,对比不同臭氧投加量下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在COD去除率的拐点处,臭氧投加量为0.19 mgO3/mgCOD时臭氧的氧化作用与生物降解作用的协同效应最佳.试验证明,对臭氧预氧化后COD去除率拐点处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推荐文章
CuO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CuO
催化臭氧氧化
垃圾渗滤液
响应面法优化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
H2O2催化
臭氧氧化
响应面法
PAC+F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Fed-Batch生物处理
垃圾渗滤液
粉末活性碳
臭氧催化氧化耦合MBR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
垃圾渗滤液
深度处理
臭氧催化氧化
耦合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臭氧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预氧化 可生化性 臭氧-生物联用工艺 臭氧最佳投加量
年,卷(期) 2015,(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2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38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7 300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垃圾渗滤液
臭氧预氧化
可生化性
臭氧-生物联用工艺
臭氧最佳投加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