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喷砂酸蚀法(SLA)、微弧氧化法(MAO)和喷砂-微弧氧化法(SL-MAO)处理钛植入体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黏附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LA、MAO和SL-MAO处理钛表面(分别为SLA组、MAO组、SL-MAO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面结构特征。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采用SEM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噻唑蓝法定量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SLA组钛表面形成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但存在喷砂颗粒残留。 MAO组钛表面形成亚微米级微孔,但无微米级大孔结构。 SL-MAO组不仅能形成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形貌,而且喷砂颗粒残留现象减小。 BMMSCs细胞黏附和MTT法增殖试验显示:第1~9天期间,SL-MAO组细胞数量与MA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O组和SL-MAO组细胞早期黏附和增殖速率均显著高于SLA组( P<0.05)。结论 SL-MAO能在钛植入体表面形成良好的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形貌,其复合多级孔结构优于单纯使用微弧氧化处理,在膜层的完整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喷砂酸蚀处理。在BMMSCs细胞早期黏附和促进细胞增殖方面,SL-MAO相比SLA具有显著优势,与MAO差异不显著。
推荐文章
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
微弧氧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Ⅰ型胶原修饰聚乳酸聚乙醇酸微球支架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成骨分化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间充质干细胞
Ⅰ型胶原
黏附
增殖
羟基磷灰石涂层多孔钛对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影响
多孔钛
羟基磷灰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介孔生物玻璃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黏附增殖行为的影响
介孔生物玻璃
生物相容性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钛表面喷砂-微弧氧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喷砂酸蚀法 微弧氧化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黏附 增殖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0-18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淑娟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363 10.0 15.0
2 吴王喜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8 17 2.0 3.0
3 洪彩霞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6 27 4.0 5.0
4 何武林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3 14 2.0 3.0
5 王庆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1 1 1.0 1.0
6 林海燕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喷砂酸蚀法
微弧氧化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黏附
增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