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4种方法在诊断阴道加德纳菌的价值.方法 采集阴道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并随机选取30例阳性及30例阴性标本,分别进行直接涂片法观察线索细胞、阴道五联检检测唾液酸苷酶及pH值,并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1 471例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标本345例,检出率为23.5%.随机选取其中30例阳性标本,通过分离培养鉴定阳性率为26.7%,线索细胞的阳性率为80.0%,pH值均≥4.6,唾液酸苷酶检测阳性率为30.0%;随机选取其中30例阴性标本,通过分离培养鉴定加德纳菌均为阴性,线索细胞阳性率为20.0%,唾液酸苷酶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 免疫荧光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更适合高危人群的快速筛选,值得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阴道加德纳菌与女性尿道感染
阴道加德纳菌
女性
尿道感染
阴道加德纳菌临床分布特点分析
阴道加德纳菌
细菌性阴道病
免疫荧光技术
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与快速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方法比较
阴道病,细菌性
快速诊断
分离培养
加德纳菌,阴道
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唾液酸苷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比对
阴道加德纳菌
免疫荧光技术
唾液酸苷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阴道加德纳菌4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菌 免疫荧光法 分离培养鉴定法 线索细胞 阴道五联检
年,卷(期) 2015,(24) 所属期刊栏目 微生物检测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31-42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辛兰 33 105 6.0 9.0
2 李宁 14 30 4.0 5.0
3 陈金花 11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道加德纳菌
免疫荧光法
分离培养鉴定法
线索细胞
阴道五联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30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