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针剂降温药不同方式对高龄发热病人给药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方法]选择我科使用针剂降温药降温的高龄发热病人206例,分为赖氨匹林注射液莫菲氏管入组40例、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输注组42例、赖氨匹林肌肉注射组40例、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组52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肉注射组32例。分别测量并记录基础体温(T0)、降温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分别计算T1-T0、T2-T1、T3-T2、T4-T3间的差值,得出每隔30 min的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降温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末是病人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结果]应用赖氨匹林注射液莫菲氏管入降温病人,最佳复测体温为给药后60 min;使用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输注降温的发热病人最佳复测体温为给药后90 min;使用赖氨匹林、柴胡、复方氨林巴比妥肌肉注射降温的发热病人最佳复测体温时间均为给药后120 min。[结论]高龄病人循环、代谢水平低,降温治疗后30 min体温变化较小,不能测得有效的体温数据,应根据年龄及给药途径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点,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推荐文章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降温药与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比较
发热
高龄病人
降温
口服药物
物理降温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探讨
高龄
发热
解热药
复测体温时间
口服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探讨
高龄
发热
解热药
复测体温时间
口服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降温药与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比较
发热
高龄病人
降温
口服药物
物理降温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龄发热病人使用针剂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探讨
来源期刊 护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发热 高龄病人 药物降温 体温 测量时间
年,卷(期) 2015,(33)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12-4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5.33.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叶莉 153 916 15.0 24.0
2 皮红英 55 398 11.0 18.0
3 赵婷 25 55 5.0 6.0
4 章洁 11 65 5.0 7.0
5 孟文文 6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热
高龄病人
药物降温
体温
测量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研究
半月刊
1009-6493
14-1272/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198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72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56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