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肢着床"操作法处理肩难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5例肩难产产妇资料,按处理方法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四肢着床"操作法处理肩难产,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牵拉胎头法、屈大腿加耻骨上加压进行处理,记录两组新生儿胎头至胎肩的娩出时间,并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产妇会阴伤口延裂及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胎头至胎肩的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394,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0%、2.9%、2.9%、0.0%,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0%、30.0%、2.9%,除了颅内出血,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延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肢着床"操作法是处理肩难产的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方法,操作简单,能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文章
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
膀胱截石位
四肢着床位
肩难产
效果
焦炉优化串级调控的简便操作法
焦炉
优化串级
简易操作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产程特点和对母婴结局影响的分析
肩难产
高危因素
产程特点
母婴结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肢着床"操作法处理肩难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经济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四肢着床"操作法 肩难产 母婴结局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4.4
字数 19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延辉 东莞市石碣医院产科 8 11 2.0 3.0
2 胡桂贞 东莞市石碣医院产科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肢着床"操作法
肩难产
母婴结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经济学
月刊
1673-5846
11-5482/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11号2号楼401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8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