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玉导演的电影以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和意象化隐喻的视觉风格独树一帜。其影片《观音山》以小人物的命运起伏,表现出对青春迷惘以及生命无常的高度的人文关怀。而在《二次曝光》中,李玉将文艺片与商业元素巧妙融合,将虚实结合的镜像叙事结构运用到了极致,展现出对现代女性精神创伤的探讨与关怀,并以温情的结局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推荐文章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观音山寺知觉研究
扬州
佛教建筑
外部空间
寺庙
观音山公寓项目管理浅析
工程项目
前期决策
实施准备
管理
观音山勘探区煤层含气量灰色关联预测
煤层含气量
预测
灰色关联
GM(1,N)模型
新奥法在观音山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隧洞施工
新奥法
围岩
施工
测量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游走在现实与梦幻之间追寻自由--以《观音山》、《二次曝光》为例解读导演李玉影像风格中的人物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手持摄影与小景别 虚拟空间架构 光线与色调设计 特殊摄影技巧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光 影 艺 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J905
字数 30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若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25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持摄影与小景别
虚拟空间架构
光线与色调设计
特殊摄影技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