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探讨心力衰竭与2型糖尿病关系,评价临床疗效,总结防治心力衰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心功能等级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指标与标志物水平、心功能等级、预后,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等级改善情况。结果: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等级:Ⅱ级50例、Ⅲ级41例、Ⅲ级21例。Ⅳ级组糖尿病病程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年龄高于Ⅲ级组、Ⅱ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HbA1c水平高于Ⅱ级组,Ⅲ级组CRP、ESV、EF水平高于Ⅱ级组,低于Ⅳ级组,治疗后患者LVEF、CI、CO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LVEF、CO水平低于治疗后,Ⅳ级组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高于Ⅱ级组、Ⅲ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越大、糖尿病病程越长,患者心功能等级越高;FPG水平不能作为心功能分级预测指标,HbA1c预测性更强;心功能等级越高,患者心脏超声相关指标越差,心脏负荷越重;治疗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超声指标水平;心功能等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对于高龄、长病程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筛查、控制冠脉病变,及早发现心力衰竭,以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增加随访频次,提高干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