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兴起的一种微创型手术,本文主要研究该手术在对新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期间存在的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到2012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的75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前根据胍I的信息显示,我们将这些手术分为三种:第一类是新鲜型的骨折,21例:第二类是修复型的骨折,42例:第三类是陈旧型的骨折,12例。我们主要对患者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手术前后的压缩椎体前缘、中部的恢复情况,Cobb’s角,VAS所给出的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完成后,VAS由术前的9.12±1.03变为术后的3.23±0.74。在我们随访时达到1.98±0.7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手术使患者的疼痛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相较于第三类,前两类患者各项指标比手术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实际上,第三类确实无明显的变化。结论新鲜型的骨折在接受该手术治疗后,效果要比陈旧型的骨折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压缩性骨折,要做最早的治疗。
推荐文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差异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4
页数 1页 分类号 R687.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亚存 13 41 2.0 6.0
2 任喜颂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月刊
1671-5837
50-9235/R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上丁企业公园
出版文献量(篇)
35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