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分级,诊疗策略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引发原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Pregnancy-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组90例(66.67%)、妊娠高血压疾病(GH,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orders)组16例(11.8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组13例(9.63%)、以及其他组16例(11.85%)(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乙肝3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白血病2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6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4例,无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措施主要结合原发病处理的基础上提升血小板,血小板< 50×109/L或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分娩前给予血小板输注,血小板> 50×109/L,如无产科因素,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证,实施阴道分娩.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引起的一种围产期常见病,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病因个体化处理,严密观察,在治疗原发病并排除禁忌症的基础上,在围分娩期适当输注血小板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