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饮片粒度改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黄传统饮片、大黄煮散颗粒及其相应浓度浓缩液,500只实验级健康昆明小鼠应用不同浓度浓缩液对胃排空及肠推进功能、消旋山莨菪碱引发便秘、二甲苯引发耳肿胀、热刺激引发甩尾反应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应用消旋山莨菪碱能够导致首次排便的时间缩短,并且6h排便的重量、粒数均有增加,其中大黄传统饮片各组、高中剂量大黄煮散颗粒组均可使首次排便的时间、6h排便的重量、粒数改善,而低剂量大黄煮散颗粒组作用不明显。高剂量大黄煮散颗粒组与大黄传统饮片各组相较,首次排便的时间更短(<0.05),中剂量大黄煮散颗粒组与大黄传统饮片各组相较,排便粒数更多(<0.05)。大黄传统饮片各组、高剂量煮散颗粒组与空白对照组相较,均可提高肠推进及胃排空速率(<0.05),但低剂量煮散颗粒组无明显作用(>0.05)。高、中剂量大黄煮散颗粒组较大黄饮片各组肠推进的速率更高(<0.05)。二甲苯引发小鼠出现耳炎性水肿,多为重量增加。大黄传统饮片各组、高剂量大黄煮散颗粒组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效果,但相较不具统计学意义(>0.05)。大黄传统饮片各组、大黄煮散颗粒各组的基础痛域值与同时点的空白对照组相较,均不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0.05)。结论大黄煮散颗粒不仅具备泻下、促胃肠运动及抗炎功效,而且优于大黄饮片,进一步印证了饮片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效果发挥的就越显著。
推荐文章
大黄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条件的优化
大黄
蒽醌成分
提取
分离
壳聚糖对大黄有效成分吸附作用的研究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酸
壳聚糖
吸附
HPLC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大黄/分析
大黄素/含量测定
不同粉碎粒度对甘草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粉碎粒度
甘草酸
甘草苷
甘草次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粒度对大黄饮片(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关键词 大黄饮片 粒度 改变 疗效 影响
年,卷(期) 2015,(38) 所属期刊栏目 荫临床医学 --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波 20 47 4.0 6.0
2 李毅 44 198 8.0 11.0
3 龙阳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黄饮片
粒度
改变
疗效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医学信息2015年第z3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z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z1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9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8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7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6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5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50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5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9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8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6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5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4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0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4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9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7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5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4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3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1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0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3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9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8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7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6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5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4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3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1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8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7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6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5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3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1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201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