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疗效和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吴茱萸次碱组三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吴茱萸次碱组以5%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入制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吴茱萸次碱处理。术后24小时采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AMY),采用 ELISA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血清淀粉酶均升高(P<0.05)并且IL-6和TNF-a血浆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吴茱萸次碱组血清淀粉酶、IL-6和TNF-a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吴茱萸次碱对大鼠SAP有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与降低IL-6和TNF-a炎症介质水平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推荐文章
吴茱萸次碱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吴茱萸次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大鼠
中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特色护理
中医综合治疗
急性胰腺炎
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白介素-8和白介素-10及核因子-kB的表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白介素-8
白介素-10
核因子-kB
吴茱萸次碱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胰腺炎
细胞因子
吴茱萸次碱
乌司他丁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介素-6在吴茱萸次碱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科学时代 学科
关键词 胰腺炎 吴茱萸次碱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7,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40 152 8.0 9.0
2 彭燕 12 49 5.0 7.0
3 莫吉祥 11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胰腺炎
吴茱萸次碱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时代
半月刊
1005-250X
46-1039/G3
16开
北京市
24-16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81
总下载数(次)
66
总被引数(次)
7910
论文1v1指导